明月峡,原名朝天峡,因朝天镇而得名,朝天,即朝拜天子之意,因唐朝玄宗皇帝避“安史之乱”南迁成都时,当地官员在此接待并朝拜而得名。后因明清时期,文人墨客们盛行崇尚自然,于是取李白诗“清风清,明月明”之意,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。但当地老百姓仍喜欢按旧俗称其为朝天峡,所以后来就有了多种叫法,也有叫朝天明月峡的。朝天峡位于广元以北约30公里处的朝天镇南二公里处的嘉陵江上,峡谷全长约4公里,宽约100米,两岸石崖壁立,其东就是有名的朝天岭,谷深约2千米,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。朝天峡可称其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,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,地势险峻,得天独厚,数千年来,人们为了打通蜀道,在这里留下了古今六条道路,所以人们又称此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,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场所。(以上摘自网络)
上个世纪的一九八九年到成都接车,来回都经此过往。去时乘坐火车一路顺当,记忆平淡;回来时驾驶着厢式货车,爬山涉桥左盘右旋,上下颠簸,恰逢当日风雨交加,又频见路旁坠崖坠桥车辆的惨状,难免使人心惊肉跳,因而记忆犹深,当时贫穷没有相机,影像只停留在脑海中。现从网络中搜来几帧图片,重拾当年的记忆
俊秀的明月峡三字,可惜不知是谁题写。位置在南下明月峡的入口处,返回就是出口处了。
上为现代的公路,当年没有边沿的护栏,下是木头古栈桥。
车过老虎嘴。车速都很低,会车更需礼让。对面山上的拱形洞口是铁路的隧道。
当年只是砂石路面,边沿少有矮石标志,不是这如此漂亮。
车过老虎嘴,心中有很大的压抑感。这条路据说是抗战时期修筑的。
悬挂在嘉陵江石壁上的古栈道。

在老虎嘴里漫步其实挺危险的,道路窄视线差。
左上角隐约可见公路上的汽车,右侧列车正在穿越隧道,江面上船只正顺水而下。

以上三幅图片是嘉陵江畔明月峡中的奇石。
评论